
一、引言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作物秸秆的处理与利用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安徽亿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蒙城县推出的秸秆综合利用合同能源管理(EMC热能托管)模式,为秸秆的环保、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将从模式概述、主要内容、运营模式、取得成效等方面对该模式进行详细分析。
二、模式概述
秸秆综合利用合同能源管理(EMC热能托管)模式,是安徽亿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基于蒙城县丰富的秸秆资源,通过生物质成型设备、生物质颗粒及生物质燃料锅炉改造等技术手段,实现秸秆的肥料化、饲料化和能源化利用。该模式旨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成本,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三、主要内容
- 公司背景:安徽亿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坐落于蒙城县经济开发区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园区内,专注于生物质成型设备、生物质颗粒、生物质燃料锅炉改造及合同能源管理(EMC热能托管)等业务。
- 秸秆资源:蒙城县作为农业大县,小麦和玉米种植面积稳定,秸秆产量丰富。近年来,蒙城县秸秆综合利用率逐年上升,已达到95%以上。
- 产品与服务:亿达公司生产的生物质燃料(颗粒、压块)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不添加任何化工原料,节能环保,可替代煤炭、燃气等传统能源。公司还提供生物质专用锅炉的改造与新建服务,以及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包括锅炉投资、燃料供给、运行管理等。
四、运营模式
亿达公司的秸秆综合利用(能源化)运营模式涵盖了设备的研发制造、秸秆回收、成型燃料的加工生产、利用、锅炉的改造及合同能源管理(EMC热能托管)等多个环节,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产业链。
- 收:与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签订秸秆打捆合同,在指定土地上将秸秆打捆收集。
- 储:在多个秸秆堆放点储存打捆后的秸秆,确保原材料供应充足。
- 运:将秸秆从堆放点有计划地运输到加工车间。
- 加:经过晾晒、粗粉碎、二次粉碎、成型、冷却、成品筛分、包装等工序,将秸秆加工成生物质颗粒或压块。
- 转:生物质燃料通过锅炉转换成热能蒸汽。
- 供:公司出资建设锅炉,并通过燃烧自有的生物质燃料,将产生的热能蒸汽按计量供应给客户,客户按使用量结算费用。

五、取得成效
- 经济效益:亿达公司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实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年销售收入和净利税均达到较高水平,同时带动了当地就业。公司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 社会效益:合同能源管理(EMC热能托管)模式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率,推动了能源体系的低碳转型,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了贡献。该模式还促进了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 生态效益: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助于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供应和应对气候变化,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目标的要求。该模式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六、结论
安徽亿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秸秆综合利用合同能源管理(EMC热能托管)模式,通过创新运营模式和技术手段,实现了秸秆的高效、环保利用。该模式不仅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该模式有望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